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 第十三章:理论与现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组完成了被罚的任务,但战车的整备工作远不止这么简单,虽然他们作为坦克兵掌握了一些日常保养和急维修的技能,但更专业的工作,像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整备还是要给后勤连。

    由于后勤连的整备工作还需要几天,各个车组脆被集在一起,由苏联教官行相关的战车战术培训。

    鲍里斯尉站在讲台上,篇大论把苏联红军的坦克攻规范一步步的讲给在座的国军坦克兵们,其很多的战术思路都与吴大龙、丁晔这些人在缁学校从德国教官那里学习的理念不同,甚至是完全截然相反的论调。

    讲到攻敌军阵地的兵力属和前阵型时,鲍里斯调:

    “炮火准备,步兵先导,战车跟。要这三个步骤展开攻。”

    丁晔提问:“鲍里斯尉,先行炮火准备的话,战车攻的突然不就没有了吗?”

    鲍里斯:“你不能把这几个步骤分开来看,对敌人行炮火覆盖本就是有突然的打击。步兵和战车也必须在此之后跟上攻节奏,以此保证对敌攻的突然。”

    吴大龙:“日本鬼的防御工事都修的又隐蔽又固,要我看啊,炮火准备这一步纯粹是浪费炮弹。”

    丁晔白了一话的吴大龙,继续自己的提问。

    丁晔:“另外,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们红军的战术规定,要让步兵冲在坦克的前面?”

    鲍里斯:“步兵的作用,就是要为坦克提早发现敌人阵地的反坦克炮,并及时加以清除。”

    吴大龙:“这个方法好!要是步兵兄弟能在我们之前先把鬼的反坦克炮清除掉,咱们在这不怕弹的铁壳里,那可真是稳坐泰山,枕无忧了啊。不过有一个小问题,鲍里斯教官。”

    鲍里斯听着吴大龙一通怪气的话,就知他后面没什么好话,皱着眉答到:“你说。”

    吴大龙:“你可能对我们国军的将士不太了解,据我之前几次打鬼的经验,你要是敢跟步兵的那帮爷爷们说,让他们冲在我们的战车前面,他们敢掏枪先崩了你。”

    看着鲍里斯将信将疑的样,吴大龙特别澄清,他的这番话并不是为了和鲍里斯抬杠,而是他的亲经历,血的教训:“

    淞沪会战开始后,由于日军的海军陆战队有九四式超轻型坦克,国军的前线指挥官也迅速向南京提了战车尽快参战的请求。

    吴大龙所在的装甲兵团战车营很快接到命令,由南京上火车运往了上海,并在昆山车集结后,列队行军0公里到达了南翔。然而,由于在前线指挥作战的87师师完全不懂的坦克作战的特,在战车营的指挥官提坦克攻需要时间行整备和侦查时,并未理解重视,而是叱责他畏战怕死,且不准再一步陈述理由。

    这样一来,战车营的弟兄们本连途运输行军后基础的车检和校炮都来不及行,更没有对前线地形和敌行侦查,就被赶鸭上架的匆匆向日军阵地发起了攻。

    这也就罢了,攻前答应战车营参与协同攻的步兵,也迟迟没有现在冲敌阵的战车后方,当然这并不是步兵贪生怕死,而是他们对战车的认知存在严重的误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没有步坦协同的意识,而且还认为坦克是铁甲护的不死之,完全可以单独作战。

    由于这认识误区的存在,吴大龙所属的车组和该连的其他六辆坦克,左冲右突一路打到了汇山码日军司令的附近。但最后他们还是由于缺乏油料和弹药的补充,不得不停了来,他们又提心吊胆的在此足足等了两个小时,都没见到一个协同跟的步兵。最终的结果很是无奈,明明取得一定战果的两个战车连,都因为没有步兵的掩护和协同,不仅没能巩固战果,还被反应过来的日军各个击破,两名连都当场阵亡殉国,十几辆战车投战场,最后只有一半战车带着不同程度的损伤撤了战斗。”

    听完吴大龙的这番讲述,在座的坦克兵们唏嘘不已,上阵杀敌,各有胜负。有人败在谋略上,有人败在装备上,但这败在协调不力上,真是怎么想怎么窝

    丁晔:“我看过军事委员会在淞沪会战后编发的战役总结,对这些失误都有详细的介绍和总结。如果让步兵跟随在战车后面协同攻都无法到,你们红军的这步兵先导,战车跟的战术,恐怕就更难实现了。”

    鲍里斯听完这番话,托着皱着眉

    鲍里斯:“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才能发挥坦克攻的威力?”

    丁晔:“步兵跟随坦克协同肯定还是非常重要的。”

    吴大龙:“但是我们已经吃过几次亏了,必须提前有所准备,万一没有步兵跟上,怎么办?”

    丁晔:“提前侦查很重要。”

    吴大龙:“对,不仅要侦查好攻线路,连撤退线路也要摸清楚。”

    鲍里斯:“贵国军队的复杂况,确实超了我的预料……但提前准备撤退线路,这是逃跑主义倾向。我不能认同!”

    吴大龙:“我们这不叫逃跑,叫保存实力!这些坦克可是我们的宝贝心肝儿,不能随随便便就代了”

    丁晔:“嗯。”

    虽然吴大龙和丁晔平日里互相谁也看不上谁,随便一的小事就能互相撕破脸对骂,但是在谈到上阵杀敌,如何击败鬼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原来两人的思路竟然如此的一致。

    鲍里斯环视了一圈面的众多车组乘员,发现他们都比较认同吴大龙和丁晔的观,他也渐渐地意识到,这群国的坦克兵,不仅要面对大的敌人,还有羸弱的后勤,混的指挥,生存环境之恶劣远超他的想象,这样的背景之前的这群年轻人却还抱有旺盛的斗志,令他不得不心生敬意。(未完待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