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 独chong夫郎 第3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信他得重新封,放回原

    黎刀走了之后,黎荞继续蜡烛,等整个书房亮堂堂的好似白日一般,他坐到书桌前开始看公文。

    至于志远的那封信,他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些年他行事很谨慎,每“发明”一新吃、新件,都给众人一个很合理的理由。

    就算志远真的来说他不是原主,那信的人也不多。

    志远之所以迟迟不敢站来指认他,不就是因为志远无法向众人解释他志远是如何知他黎荞不是人的。

    志远解释不清,那旁人自然不信。

    志远重活一世,还在官厚禄享尽人间富贵的梦,没有万全的把握,自是不肯站来指认他。

    可现在志远突然士,那志远再说话,信的人就多了。

    万一盛鸿信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这志远没必要活在世上了。

    而且,志远给这几个信徒信时,明确说过除非他志远了事,不然这几个信徒万万不能私拆此信。

    这正方便他行事。

    人杀了,信抢了,完事。

    黎荞没把志远放在心上,专心理正事。

    不一会儿,陶竹来了。

    陶竹手拎着一个大盒,夫夫两人在书房吃了晚饭,然后陶竹回了房那边,他则是继续理公文。

    志远的事儿,他一个字都没向陶竹提及。

    翌日上朝,他也是该嘛。

    今年雨少,不只是盛京这边,大盛十二省,每一省都缺雨,所以今年收成不太好。

    但有红薯、玉米、土豆这些产、耐旱的作在,所以农人还是可以吃饱饭的。

    不过,到底收成不好,他和陶竹商议了一,又减了自家佃的租

    反正不差这个钱。

    忙忙碌碌,时间过的飞快。

    很快又到了修沐日,这一日,他没有带着全家去玩,昨日突然了一场雨,天气一冷了,这天不适合门。

    在自家宅里陪着陶竹和几个小家伙待了一日,傍晚,他回了书房,准备加会儿班。

    黎刀又来了。

    “老爷,小的在志远家的墙里寻到一个小册,这小册是拿纸包裹着,看着很珍贵的样,小的将这小册拿回来了。”

    黎刀恭恭敬敬的将手只有掌大的小册递到了黎荞跟前。

    黎荞一边接过一边问:“他家有没有其他异常?”

    “他房间里放着不少家的书籍,还有一些符纸、法事所需的法件,小的仔细看了,没有什么异常。”

    “除了这个放在墙里的小册。”

    黎刀摇

    志远母俩在村所住的房是个二十多年的老房,这房是土坯砖盖的,墙开裂,四漏风。

    这正方便志远藏东西。

    当时他没发现任何异常,但志远此人的确对他家老爷包藏祸心,于是他又仔细翻找了一遍,床翻了,地面上的土坯砖也挨个摸了摸,最后摸到墙上的隙时,这才发现了这本小册

    “的不错。”

    黎荞夸了一句,然后低看向手的小册

    这小册是拿最便宜的草纸的,纸张泛着黄,翻开第一页,上面没有任何字。

    第二页,上面写着几行字。

    只一,就让黎荞眸眯了起来。

    第一行写着简单几个字:

    盛平二十四年,盛鸿驾崩,大皇继位。

    上辈的事儿 幸好,

    盛平二十四年, 盛鸿驾崩?!

    盛鸿驾崩?

    今年是盛平十三年,那盛鸿只剩十一年的寿命???

    而且,最后登基的还真是大皇?!

    黎荞盯着大皇三个字, 心掀过滔天浪,他之前的猜测没有错,七皇真帮着大皇拿到了皇位!

    那志远接近六皇鬼鬼祟祟的是要啥?

    但他来不及多想,视线不由自主往第二行字瞧去。

    第二行写着:盛之简了三个月皇帝,病逝, 三皇盛时毓登基,听说是七皇辅政。

    黎荞:“……”

    大皇……还能再熬十一年, 不错了。

    “听说”是七皇辅政?

    这志远到底是忘了上辈的事儿还是因为上辈是小人不到层的事儿所以只能“听说”?

    他又低看。

    第三行写着:

    六皇应是盛平十五年死的, 死在胡人之手。

    黎荞:“……”

    六皇死了?

    还是死在胡人之手?!

    难不成六皇真去前线了?

    不不不,这不是重

    重是去年已经打退了胡人的攻,现在志远写六皇死在胡人之手, 那这两年胡人还会犯边!

    第二页只写着这几行字, 他急急的翻开第三页。

    映帘的是一行让他五脏皆颤的字:

    未来十余年天气严寒,大旱, 大涝不断。

    这一行字后缀着几个墨,应是志远写的时候在思索,墨之后, 便是东一榔西一槌、没没尾还伴着涂改印记的字:

    暨北省、东山省、西山省大旱。

    东山省黄河决堤, 改

    听说南方雪, 湖泊、江结冰。

    盛平十五年,罕见大蝗灾, 波及到河西府, 听说蔓延到三个省。

    这……

    黎荞盯着这几行字, 咬着牙暗暗气, 努力稳住心神,黎刀还在,他绪不能外

    他抿着去看第四页。

    第四页还是没没尾的字,应是志远在思索上辈大事:

    天寒,胡人年年侵,听说有一次差儿破了盛京城门。

    听说南方有鼠疫。

    第五页,依旧是类似的话,但却提到了陶竹:

    盛平十九年,平城了好大的雪,我们娘俩差儿冻死,去找陶竹那个贱人想要借棉衣,结果这个贱人竟放狗咬我,早知如此,当初死活都不能让这贱人离开家!

    这一段话明显带着大的怒气和懊恼,笔比较重,墨迹将劣质的草纸都给浸透了。

    黎荞盯着这段话看了三遍,他垂,又翻开了第六页。

    他无法准的从这段话推断上辈志远和陶竹的关系,但不如何,那都是上辈的事了。

    上辈的竹哥儿本就那么苦了,又去了家,他的竹哥儿到底受了多少折磨……

    以竹哥儿的,也就只能放狗咬人这轻轻揭过的举止了。

    他的竹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